冬至剛過,相信不少人當天有買碗湯圓來暖暖身子!但小心湯圓吃太多會造成腸胃負擔,還會造成熱量攝取過多!平時如果攝取過多精緻醣類,並且不運動將可能導致攝入的熱量遠高於消耗的熱量,進而造成胰島素代謝異常形成糖尿病的風險!以下介紹和血糖控制相關的食療方。
材料:
銀耳10克
枸杞子30克
瘦豬肉30克
竹筍30克
黃瓜200克
紅蘿蔔30克
雞湯300毫升
山慈菇粉適量
鹽少許
做法:豬肉切絲撒上鹽和水與山慈菇粉攪拌,竹筍、黃瓜、紅蘿蔔切成絲,把事先做好的雞湯放入鍋裡,以強火煮開後加入銀耳和上述材料用強火煮,將全部材料煮熟後加入枸杞子,再加入水溶的山慈菇粉。
功效:枸杞子具有降血糖、降膽固醇功用; 銀耳又稱白木耳,是我國一種著名的食用菌和藥用菌,可降低血糖,用於各類型的糖尿病輔助治療。
資料來源:
《中醫食療與養生》
總校閱沈立言、何禮剛
作者王鳳英、顧祐瑞
《更多食品健康資訊分享》
食品與生物分子研究中心網站
國家食品安全教育暨研究中心網站
國際傳統暨互補醫學協會
Hprotection 健康三力入口網 (防疫的優質網站喔~~)
台北食仙扶輪社 (想吃出健康? 點這裡就對啦!!)

疲勞,可能是身體過度勞累、壓力或睡眠不足所引起,小編今天想推薦一款食療方,不只可以預防頭痛、有效消除疲勞,在天冷的冬天喝一碗熱湯也能保持身體暖活,大家不妨試試~
🔹材料:
黃耆、西洋參、白朮、炙甘草各8克
當歸、升麻、柴胡、白芷各2克
龍眼乾20克
紅棗5粒
烏骨雞一隻約2000克
生薑、鹽適量
🔹做法:
將黃耆、西洋參、白朮、炙甘草、當歸、升麻、柴胡、白芷、龍眼乾置鍋內,加水10碗,燒開後以小火熬約40分鐘後過濾取湯汁備用。烏骨雞(可切成塊狀)去內臟洗淨川燙入瓦鍋,倒入上述湯汁,加生薑、紅棗,再加適量水以淹過為度。瓦鍋加蓋入電鍋蒸熟後加鹽即可(外鍋水約2杯)。
🔹功效:
能調中益氣,增強身體抵抗力,改善小孩虛弱體質,可用於常抱怨疲勞或頭暈嚴重的小孩。
資料來源:
《中醫食療與養生》
總校閱沈立言、何禮剛
作者王鳳英、顧祐瑞
《更多食品健康資訊分享》
食品與生物分子研究中心網站
http://rcfb.bioagri.ntu.edu.tw/
國際傳統暨互補醫學協會
http://www.tatcm.org.tw/
Hprotection 健康三力入口網 (防疫的優質網站喔~~)
http://www.hprotection.org/
台北食仙扶輪社 (想吃出健康? 點這裡就對啦!!)
http://www.rctwf.org/

由國際傳統暨互補醫學協會(IATCM)和國立臺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共同主辦109年藥食同源第三次論壇「個人體質與養生保健」,於9月25日上午8時30分舉行。
《黃帝內經》中記載:「上工治未病,不治已病,此之謂也。」若平常飲食吃得健康、養生,生病機率將大幅的降低。而每個人的體質不盡相同,按照個人體質設計飲食也是近幾年新起的「精準飲食」,使得吃下去的食物更適合自己的身體。另外農委會近年推出許多臺灣在地機能作物,在建構機能性產品產業的同時,進而推廣臺灣在地作物,農委會也提供機能性食譜跟教學影片,免費提供給民眾上網查閱觀看,在學習烹飪美味料理之餘,能瞭解其中的營養價值。
目前我國藥食同源產業發展主要困境為:
- 使用在食品原料的中藥材未有明確的分類準則,使得業者無從遵循。
- 偏向藥膳食補的產品即使提供科學根據,在現今主流西醫學的時代,較難受到民眾認可。
希望藉由此次論壇宣傳藥食同源中醫藥文化、營養健康知識,讓民眾選擇藥食同源的養生保健方式的同時,也可以促進臺灣產業發展。
農業試驗所機能性食譜專書網址:
https://www.tari.gov.tw/content/index.asp?Parser=1,9,1231